新笔趣阁 > 被流放后我在西北开医馆 > 第15章 第15章

第15章 第15章


王韶光这天上午一直忙到了快中午才休息。

        王珩这一上午都在观察自家女儿医馆的情况,等吃完饭后,他就和女儿商量:“你估摸一下每日最多能接诊几人,若是人多了,就让她们隔日再来吧。不然的话,你纵是有一千只手也忙不过来。”

        王韶光觉得父亲说的有理,到了下午的时候,她就让张妈妈和梨子限制人数了。

        当然,这里面有一些妇人家住的比较远,她们是上午看诊过的人回去说后,才赶过来的。

        听说王韶光这里人满了,要她们隔日再来,这些妇人就很是失望。

        张妈妈见状就扬声道:“有没有家住的近一些的人愿意把今日下午的看诊名额让给这些远道而来的人。我们主家说若是有人愿意换的话,我们就免费送做一次艾灸或是针灸。”

        那些家住的近,且已排上号的妇人听说若是愿意让出自己的名额,就有这么一个好处后,果真和那些远道而来的人换了一下名额。

        排队问题顺利解决后,王元元继续为这些妇人看诊。

        她发现自己这一日看诊的妇人其实问题都大同小异,她们都有肝郁脾虚的症状,有的妇人可能也会有别的问题,但王韶光觉得那些不是很重要,先调理好脾胃才是正经。

        对于那些家贫一些的妇人,她就教了几个简单的推经之法,另再让她们喝些大米汤和生姜水。

        对于家境好一些的妇人,她就给她们开了一个解肝郁的药方,又让她们在家喝生麦芽,以升发胃气。

        将所有的病人都送走后,已是半下午了。

        医馆自有张妈妈和梨子等人收拾,王元元从医馆回来后,就在房间里记录今日所诊病人的脉案,以及施治之法。

        王老夫人中途带着儿媳在医馆靠近内宅的那个小门处听了一会儿,她们自是知道自家孙女对于不同人群的不同施治之法。

        王老夫人很是自豪的对王太太道:“咱们韶儿是个有仁心的孩子。”

        王太太也觉得很欣慰。

        王老夫人坐在那里想了一会儿,她可能是从王韶光为病人看病一事中得到了启发,就对王太太道:“我想着咱家一直积德行善,却无故有此一劫,或许是因为前世业力未能化尽的缘故。若是以往的话,咱家还可以给那些贫苦人施粥,可现在咱家人力也有限,横竖我们两个在内宅也无甚大事,依我看,咱们不如每日早上在家做饼,将这些饼施舍给那些贫苦人,这样也算是积德行善了,你看这样可好?”

        王太太在这方面总能和婆婆达成一致,她觉得婆婆说的很对,且这样做比施粥更为诚心。

        自那以后,两人每日上午便去厨房亲手揉面做饼,再将做好的饼分给那些贫苦的人。

        隔壁的陆老太太知道后,不知道怎么想的,竟也带着家中的米面过来王家了。

        她说她在家里闲着也是闲着,还不如过来帮忙做些善事。

        两家的走动渐渐频繁起来。

        王韶光的医馆也因为王老夫人的这一举动,多了许多的病人。

        原来,王老夫人是在巷子的另一个出口施饼的,那些贫苦人来了之后,听说这里有医馆免费为女子诊脉看病,或是自己,或是让自家姐妹去王韶光的医馆看诊。

        王韶光发现这一类需要人救济的人,其实反而没什么大毛病。她们其实就是气虚,又因为气虚引起了一系列的其他问题。

        对于这一类病人,最主要的就是要让她们把主食吃够,把气给补足了,再说其他的。

        所以王元元也没给她们开药,只是让她们每日过去王老夫人那里领饼就是了,另外,她又自掏腰包买了些黄芪,让王太太熬了些黄芪水放在那里。

        这些黄芪水只单供给那些女子。

        那些女子原不过是看在这医馆不收钱的份上才过来诊脉的,若是王韶光让她们抓药,她们肯定是拿不出这些钱的。

        可王韶光看完之后,只说若是她们在家吃不饱饭,就过来拿两个饼,再喝一碗门口桶里放着的水就行了。

        她们没想到这大夫给的法子竟这么简单,便半信半疑的过来了。

        哪想到她们不过这样做了十几日,身体的气力就渐渐恢复了一些,说话也不像以往那么有气无力了。

        王珩老大人对女儿的这个治疗法子十分的感兴趣,他就问王韶光:“你怎么想到让她们吃饼和喝黄芪水来补气?”

        王韶光笑道:“我和她们聊天的时候,听她们说她们为了给自家孩子省口吃的,这几年就没能吃饱过。五谷最为补气,她们饭都吃不饱,自然就气虚了。其实我也可以给她们开一剂药,让她们快些见到疗效。可她们连饭都舍不得多吃,更何况去抓药呢。既如此,就让她们先慢慢吃饱饭吧。”

        王珩闻言就笑道:“你这样,只怕你祖母她们的饼就要供应不上了。”

        父女两人哈哈大笑。

        自从开了这个医馆之后,王韶光每天的生活更加繁忙了起来,可她非但不觉得劳累,反而越发的精神十足。

        人大抵都是喜欢做有价值的工作的。

        王韶光觉得自己给这些贫苦人看病,虽然挣的钱不多,可她既积累了看病的经验,又帮助到了别人,可比单纯的挣钱要有意义多了。

        王珩和王太太见女儿自开了这个医馆后,每日都容光焕发的,倒也心情舒畅。


  https://fozhidaoxs.cc/book/99728127/6203861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i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idao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