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大明帝国系统 > 第118章都是人才

第118章都是人才


楚杰笑道:“这次军功都给下面将士了,升官的人不多,别着急,以后还有机会。”

        楚二叔无奈点了点头:“那好吧,只能下次再说了。”

        这时楚巴山走过来,笑道:“楚杰叔,有什么活交给侄儿和堂孙吧?我们两个都是人才!”

        楚二叔生气,推操楚巴山:“别往上攀!还没弄清楚呢!”

        楚杰道:“既然可能是亲戚,就先住下吧,等我回来再说。”

        楚巴山高兴了,点头哈腰:“多谢堂叔,多谢叔公!”

        楚二叔气呼呼的,瞪了楚巴山一眼。

        当下,楚杰和楚建业跟随曹大人回卫城,众官吏大多跟去了。

        楚二叔这边,收拾饭局。

        天色已经不早了,有些人等不及,贪黑去码头了。

        楚杰兄弟来到卫城,已经天黑了。

        兵部差官已经恭候多时。

        楚杰兄弟领取了官身,楚建业升任千户,楚杰升任靖海卫指挥同知,兼任广鹿岛守备。

        指挥同知和守备有什么区别,简单来说,就是“军“和“兵“的区别,“官“和“将“的区别。明朝的卫所制,百户,千户,指挥同知这些都是军官,他们平时管理地方和军户,是不打仗的。

        一旦打仗,朝廷会派遣“将领“带兵,比如把总,守备,游击,参将,总兵。

        这些“将领“没有固定品级,打完仗该干嘛干嘛。

        后来随着局势越来越乱,打仗是长年累月的,所以总兵等“将领“是固定的。

        “将领“固定了,营盘也就固定了。

        最早的“兵“都是军户,后来军户不能打,有了募兵制,也就是职业“营兵“。

        楚杰的指挥同知,是靖海卫地方的军官职位,相当于副指挥使,也就是曹大人的副手。

        而广鹿岛守备,则是“将领“是“营头“

        显然,朝廷给楚杰一个“营头“,是希望他能在广鹿岛“立营“,充当袭扰后金的马前卒。

        楚杰很高兴,有了这个守备的“营头“,自己在广鹿岛练兵就不用偷偷摸摸了。

        看来,朝廷对自己还是放心的,是寄予厚望的。

        曹大人又在内堂摆了几桌,众官吏都来祝贺楚杰。

        席间,楚杰邀请大伙三天后再去青河堡,自己回请。

        楚杰言明,大伙不要再送礼物了,全当送过了。

        众官吏大喜,纷纷表示会去吃席。

        楚杰兄弟在曹大人院里住了一晚,曹大人亲自执笔,帮楚杰写了一份谢恩奏章。

        这样的谢恩奏章,一般上到礼部就可以。皇帝看了看随心情。

        指挥使衙门这边有定期的公文往来,不用楚杰操心,曹大人就帮忙上了。

        次日,楚杰兄弟回归青河堡。

        到了千户府,楚二叔说很多人等不及,已经去码头了。

        楚杰兄弟换了快马,直奔码头。

        码头上,六艘战舰已经停好,只是没有军令,没人敢私自下船。

        一些乡亲们围在码头边,和船上的将士们喊话聊天。

        楚杰到达码头后,让乡亲们先回去,答应今天归营,明天放饷,后天就放假。乡亲们走后,靖海水师下船,回归东沟百户所的营盘。

        休整一晚,次日楚杰就放了粮饷,每人三十两银子,两匹棉布,二百斤粮食。

        很多乡亲们早早就推着车,牵着牲口,挑着扁担在等候。

        粮饷一放,立刻就开始大搬运。

        水师营中,光棍还是占大多数的,有些将士们领了粮饷也没处花,所以只领了饷银,粮食和布匹都存在账上。

        晚间,楚杰在城外巡察时,发现有一百多中老年妇女聚在一起,天黑了都不散。楚杰问镇抚官雷明:“那些婆子干什么的?”

        雷明笑了:“听说您每次打胜仗,饷银发得都丰厚。咱们营里的兄弟们,现在成了香铎铎。那些婆子都是十里八乡的媒婆,就等着明天放假,拉咱们兄弟去相亲呢!”

        楚杰笑道:“还有这事?她们都算到我头上了!”

        哈哈哈,雷明笑了:“那是,楚大头的名声我是说爵爷活菩萨的名声,已经声名远播了。那些婆子里,连莱州的都有!”

        啊?楚杰张大嘴巴,有些哭笑不得:“我才回来几天啊?莱州的怎么知道的?”

        雷明笑道:“她们不知道,就是提前来的,就赌您大胜归来呢!”

        楚杰连连揺头:“可怕!太可怕了!”

        哈哈哈,雷明笑了。

        次日,水师营放大假,将士们刚出城门,就被媒婆们围攻了,好一番热闹景象。

        楚杰不管这些,带领胡山几人回归青河堡。

        楚二叔和楚二婶正在忙活封爵庆典的事情,千户府上下一片喜气洋洋。

        楚巴山跟着楚二叔忙前忙后,一口一个二爷爷,两个人的关系变得亲近了。

        晚间,楚二叔来到楚杰书房。

        楚杰问他:“那个楚巴山,你盘问仔细没有,究竟什么来路?”

        楚二叔笑道:“我仔细问过了。没错,是咱楚家的偏支。如今咱们楚家场面大了,正好让他们认祖归宗,壮大咱们楚氏人丁。”

        “巴山人很好,会说话,会办事。他还认识几个字,身体也好,是个人才。”

        “还有大海那孩子,能文能武,脾气还好,就快赶上我们家秀城了。”

        楚杰道:“既然都是人才,他们之前做什么?”

        楚二叔道:“巴山靠打铁谋生,供大海读书。大海考过秀才,过了县试,可惜没中。大海不喜欢读书,喜欢练武,不打算再考了。”

        楚杰道:“大海多大了?”

        楚二叔道:“今年二十一了,已经成亲了,生了个女儿。哈哈哈,想不到我连玄孙女都有了。”

        楚杰笑了:“他们身上,有啥毛病没有?”

        “没啥毛病啊!”楚二叔笑道:“就是两个人饭量大一些,没事,咱们楚家家大业大,不差他们一碗饭。”

        楚杰问:“他们提啥要求没有?”

        楚二叔笑了:“没有。这还用说嘛,肯定指望你派活,谋个好差事呗。要不我把他们叫来,你问一问?”

        楚杰道:“过几天吧,先忙完庆典的事情。”

        “听你的。”楚二叔道。

        次日,千户府举办封爵庆典,原本打算办两天,结果又是三天流水席,三天大戏。

        楚杰身穿华服,招待宾客,很是热闹了三天。


  https://fozhidaoxs.cc/book/34458959/6432938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fozhidaoxs.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fozhidaoxs.cc